酞菁绿作为有机着色颜料,具有制造方便、性能卓越的优点。颜料是以极小的微细颗粒,分散在或借助于某种介质附着于被着色的物质中而着色的,因此,颜料颗粒特性,对于颜料本身,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。
普定酞青绿颜料的表面处理有以下几种:
1. 以松香皂的表面处理:通过氯代反应完成,过程需添加颜料量的5%-30%的松香皂溶液。主要作用是阻止在干燥过程中颜料粒子的聚集,松香酸钙在酞青绿颜料颗粒之间,形成了“隔离”;同时由于松香酸钙本身就是平印、凸印油墨中矿物油型连结料的组成部分,因此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酞青绿墨性会更好。
2. 以胺类化合物的表面处理:碱性的胺类化合物,在酸性的环境下,直接进入到已经颜料化的酞青绿颜料中,再用碱液对浆料的PH值进行调整,使胺类化合物又转变为不溶性化合物而吸附在颜料颗粒表面。
3. 以合成树脂的表面处理:可以在颜料化的过程中一起实现,也可以对树脂加混,并加入适当的溶剂;合成树脂对酞青绿的表面处理,其用量可高达50%,高含量的树脂处理后,实际上已成为一种颜料制备物,主要用于色母料及其塑料制品的着色。
酞菁绿的合成方法,主要可分为在不同介质中的直接氯化或溴化方法,以及通过四氯苯酐或四氯邻苯二腈缩合方法。由四氯苯酐缩合制得的酞菁绿,分子中可含有16个氯原子。四氯苯酐是制备异吲哚啉酮系颜料的重要原料。其合成方法可以有:将苯酐溶于发烟硫酸中,在加热过程中通入氯气,有时需要添加少量碘作为催化剂;或将苯酐蒸汽与氯气在FeCl3•KCl催化下于250-300℃下进行氯化反应;或将苯酐、混合三氯苯在210-280℃催化氯化等,以四氯苯酐与尿素、氯化亚铜与少量钼酸铵催化剂在硝基苯溶剂中,于150-230℃下反应,可制得含氯量约为50%的酞菁绿。
同样的,用四氯邻苯二腈与氯化亚铜,在氨、钼酸存在下,于硝基苯中加热至120-130℃亦可合成酞菁绿。
上述氯代苯酐、氯代邻苯二腈的缩合方法,由于不用三氯化铝,可减少对设备的腐蚀,产品质量良好。但鉴于四氯苯酐的氯化反应收率低,且含有不同氯化产物,因此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,目前工业上较少采用,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。
酞菁绿(颜料绿7)的制备方法是采用铜酞菁直接氯化,其中又可分为熔融法与溶剂法。氯化反应通常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,如SOCl2,SO2,TiCl4等,但最常用的是ClSO3H,尤其是AlCl3—NaCl混合物作为卤化介质。
氯化反应釜采用搪瓷锅,带有热载体加热与冷却系统,氯气应通过浓硫酸干燥,生成的尾气用水吸取,副产盐酸。开始阶段氯化反应速度较快,当引入7-8个氯原子后氯化反应速度降低,相应要放慢通入氯气速度,防止反应过于激烈或发生副反应。其中要注意的是,均匀的通入氯气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鲜艳度。
氯化完毕,将反应物料倒入烯酸中,过滤、水洗,除去无机盐,得到色力低、色光暗、分散性差又无晶型的粗产物。